在此先感謝Bella(超專業)的熱情邀約~我們家小瑾當了他第一次的模特兒~
雖然不是百分之百配合~不過以他十個月的年紀來說~算是不錯了~
這次拍照的感覺真的超棒的~
拍出來的感覺真的突然覺得我女兒還挺上像的
看來我不敗一下單眼相機來拍我可愛的女兒的話好像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再來請就請各位看官好好看一下我女兒的成果展囉~
網址:http://picasaweb.google.com/antsyduan/9#
- Apr 03 Fri 2009 00:29
小瑾一日模特兒
- Mar 22 Sun 2009 06:02
再次摔下床(二)
時間來到早上的五點五十幾分~李小瑾突然發出一陣哭喊聲~
看來是做噩夢了~這一陣子的哭喊聲~他的媽媽笨瑜也驚醒了~
於是應該是交班的時間到了~就在我安撫好他~看樣子又睡著的狀況下~
我跟笨瑜交接~想說今天應該兩個輪流睡應該可以再跟他拼一天~
於是我踏進廁所正在進行解放的同時~(我不是故意要講的這麼詳細,但是這是關鍵)
房間又發出一陣淒厲的哭聲~
- Mar 22 Sun 2009 06:01
再次摔下床(一)
故事情節前情提要:
因為李小瑾越來越大~他的活動力也越來越好~睡眠時間也越來越少~
所以我們大人常常會被他欺負到體力耗盡~
最近跟笨魚討論後決定我們要跟李小瑾車輪戰
我們的戰略是:
我打前鋒晚上先陪他睡~任他怎麼踢被子怎麼怪姿勢~我都配合他
大不了晚上不睡覺跟他拼了~
那白天就輪到笨魚陪著他玩~這樣我想我們兩個大人的體力應該足夠應付這個[小天使](咬牙切齒的講)
- Mar 10 Tue 2009 12:49
八個月寶寶注意事項 (轉載至ㄚ寶聚樂部)
寶寶開始理解,即使有人離開他的視線,他還是繼續存在不會消失。當他第一次揮揮手做出再見的手勢,就表示他已經瞭解這樣的道理。不是所有8個月大的寶寶都可以揮手說再見,這可是寶寶有趣的新成就。每個寶寶都有自己表達再見的方式。剛開始,有些寶寶只會用拳頭慢慢展開他們的手指,微微的暗示再見的意思;有一些則是舉起他們的手臂,或者整個頭左右搖晃。寶寶需要很好的運動神經協調,才能像爸爸媽媽一樣揮手。當你做了揮手再見的動作很久以後,也許你會發現,寶寶突然在某個時刻自己揮手再見,這也表示寶寶正在嘗試處理「再見」這個議題,這是寶寶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一個階段。寶寶開始理解,即使有人離開他的視線,他還是繼續存在不會消失。當他第一次揮揮手做出再見的手勢,就表示他已經瞭解這樣的道理。不是所有8個月大的寶寶都可以揮手說再見,這可是寶寶有趣的新成就。每個寶寶都有自己表達再見的方式。剛開始,有些寶寶只會用拳頭慢慢展開他們的手指,微微的暗示再見的意思;有一些則是舉起他們的手臂,或者整個頭左右搖晃。寶寶需要很好的運動神經協調,才能像爸爸媽媽一樣揮手。當你做了揮手再見的動作很久以後,也許你會發現,寶寶突然在某個時刻自己揮手再見,這也表示寶寶正在嘗試處理「再見」這個議題,這是寶寶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一個階段。
8個月大的寶寶很好奇,喜歡到處探索,但是別期望他的注意力可以持續超過2到3分鐘。大多數寶寶在8個月之前,就能看得懂手勢,不管是簡單的揮手說「再見」,還是正式的手勢都可以喔!
為寶寶的爬行佈置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
- Feb 10 Tue 2009 12:47
七個月寶寶注意事項 (轉載至ㄚ寶聚樂部)
在寶寶學會抓東西的能力之後,接著是既微妙又令人興奮的下一步,也就是把它從一隻手換到另一手。目前寶寶還是兩手並用,所以還不清楚他到底是右撇子或左撇子。實際上,用右手或左手的習慣通常要到9個月大,才會變得比較明顯,但是儘管如此,有些寶寶在開始上學之前,兩隻手其實都是很靈活的。
提供寶寶不同材質和聲音的玩具,同時也給他們其他有趣又安全的東西讓他玩弄摸索。寶寶最喜歡的東西包括:擠壓就會發出口哨聲或者尖叫聲的玩具、來回搖擺彈回的玩具,或是有閃光燈或音樂的玩具,以及由布或者橡膠做成的軟球,每隔幾天就要更換玩具,讓孩子始終保持新鮮感。
寶寶開始認知到他的情感和情緒,也發現表達感覺的新方法。當寶寶開始親吻你,你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他們最初可能是流著口水的而且黏黏的,但是他們仍然樂此不疲。當寶寶厭煩時,他可能會急躁地大叫,或者發出長長的尖叫聲,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
寶寶可能已經準備試著用杯子喝東西,如果你還沒讓他試過,可以嘗試看看,試著練習用杯子。專家說,讓1歲左右的孩子開始用杯子喝東西,可以幫助孩子斷奶。早一點讓孩子熟悉使用杯子,可以防止寶寶對奶瓶過度依賴,也不至於影響乳牙的生長,孩子也比較容易戒掉奶嘴。有兩個握把的學習杯,寶寶能同時用兩手一起抓住,比較容易學會用杯子喝東西。剛開始,寶寶必然會有些抗拒,只要堅持下去,寶寶一定可以學會的。
- Feb 10 Tue 2009 12:45
寶寶拉肚子嗎? (轉載至ㄚ寶聚樂部)
寶寶腹瀉原因區分不易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炫沛指出,要知道寶寶怎麼會拉肚子,首先應了解「腹瀉」的定義,並不是單指解稀便、解水便而已,當然更不必與腸炎畫上等號。所謂的「腹瀉」必須是和寶寶原本相當固定的大便型式、次數來做比較,其所含水份增多,可能帶有粘液或顏色有所改變,大便次數也較平常增加才算數。
哺餵母奶或擬母奶之配方奶的小寶寶,大便往往相當稀水而且帶點酸味,顏色大都呈漂亮的黃色,大便次數一天少則三、五次,多則達十次以上的少量大便。只要寶寶能吃、能玩、能睡,臉色紅潤、表情正常,體重又能穩定增加,那麼這樣的大便型式對這個寶寶而言,便是正常,不算腹瀉。
另外,嬰幼兒在滿月之前,不管餵食何種奶水的小寶寶,由於消化功能不十分成熟,尤其對於脂肪及乳糖的消化能力尚差,因此大便幾乎都是糊糊水水的樣子,一直要過幾個星期之後,大便才會逐漸成型,此即所謂的「收屎」。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碧峰也指出,「腹瀉」這個名詞意謂著排便次數增加或糞便中含水量的增加,在臨床上可分為急性與慢性腹瀉。一般以發作時間持續在兩週以內為急性腹瀉,超過兩週以上為慢性腹瀉。但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寶寶腹瀉,醫師在短暫的門診時間裡,要區分原因並不容易,因此只能就臨床症狀的觀察,如血便、膿便、是否合併發燒等,並且參考糞便分析檢查,包括吸數情形、大便細菌或病毒培養、及病菌或寄生蟲的血清檢查等,診斷出一個最可能的病因。
張碧峰醫師表示,引起嬰幼兒腹瀉原因很多,其中急性腹瀉多數屬於急性腸炎,不少的嬰兒是受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發。大部份引發腸炎的細菌或病毒是經口進入,但有些病毒感染如細支氣管炎,也會併發腹瀉。此外,有些家長常常會認為,嬰幼兒長牙也是導致腹瀉的禍源,但事實上是因為嬰幼兒長牙期間,胃腸免疫系統較差,加上他們又喜歡亂咬東西或伸手入口,在不知不覺中,吃到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物品,因而也容易得到腸炎而致腹瀉。
腹瀉嚴重脫水會危及生命
腹瀉不只是開發中國家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性兒童常罹患的疾病,台北榮總小兒胃腸科主任吳子聰就表示,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三至五百萬兒童因腹瀉死亡,即使在美國等已開發的國家,四歲以下兒童在過去十年中,每年約有五百名腹瀉死亡的病例,其中八成患者年齡小於一歲,其主要原因為:水份電解質不平衡及持續的腸絨毛萎縮造成營養不良。
當腹瀉厲害而水分又補充不夠時,會造成脫水。輕微脫水,病童可能只有皮膚和口唇乾燥、眼眶及腦前囪門輕微下陷。中度脫水時,腦前囪門或眼眶下陷更明顯,尿量也會減少,此時常併有血液酸中毒而致呼吸急促的現象。而嚴重脫水,可能會併發休克及急性腎衰竭,這時會有生命危險。
寶寶腹瀉時"吃"的小祕訣
- Jan 10 Sat 2009 12:43
要長牙了嗎?(寶寶長牙注意事項) (轉載至ㄚ寶聚樂部)
※長牙是嬰兒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通常過程很順利,但有些嬰兒長牙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如發燒、拉肚子、脫水現象、流口水、皮膚起疹及腸胃不適等。所以當嬰兒長第一顆牙的時候,父母親是既欣喜又擔憂。
寶寶長牙的居家護理
1. 多數的嬰兒在幼兒4個月-1歲間會萌發第一顆乳牙,但2-16個月開始長牙均是常見現象。 ( 早產兒的萌芽較晚)
2. 寶寶長牙時常伴隨不安、急躁、失去食慾或夜間哭鬧,通常會喜歡咬玩具,手指,口水特別多,甚至為清理喉嚨而咳嗽。
3. 長牙的局部區域,牙齦會腫脹,顏色較為藍紫色,這些症狀在長第一顆牙時最不舒服。
4. 減輕長牙帶來的不舒服,需常換圍兜,保持乾燥,避免皮膚起疹子,還要轉移其注意力。輕輕搖晃及擁抱他,或者拿固齒器讓他咬,都可以有效減輕不適的症狀。
5. 在長第一顆牙後就不可以使用固齒器,以防咬破後內部液體流出,應改用乾淨的冰毛巾之類的物品替代。
*嬰兒牙床若有特別紅腫、局部發燙甚至化膿,則是感染徵兆,需及早就醫。
寶寶長牙的訊息:
一:口水成「災」
寶寶長牙時期也正逢學習咀嚼動作的時候,唾腺也逐漸開始發育,在吞嚥動作不成熟的情況下會使分泌唾液的量大於吞下去的量,再加上寶寶長牙所造成組織腫脹的疼痛感,會促使唾液分泌產生潤滑作用以降低牙痛不適感,因此這時期的寶寶常會有口水流不停的現象,家長便要注意勤加幫寶寶擦拭,也可以圍上圍兜,避免口水蔓延周圍的皮膚造成濕疹的情形。口水流多時也要記得替寶寶補充適當的水分。
二:牙床疼痛導致情緒及食慾問題
當牙齒要突破牙肉長出時,會因腫脹而感到疼痛,尤其在長第一顆牙時會最為明顯,因此寶寶容易哭鬧、睡眠中斷、情緒不安急躁、胃口降低,甚至抵抗力較弱而容易遭受感染。爸比媽咪可以用紗布沾冰水,幫寶寶擦拭、按摩紅腫的牙肉,以減輕他的不適,或是利用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胃口不佳時則可以準備一些如布丁、優格等較冰涼、容易入口的食物。不過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給予適當的關懷,多安撫寶寶的情緒,溫暖的呵護會是最好的良方。
- Dec 10 Wed 2008 12:42
厭奶期 (轉載至ㄚ寶聚樂部)
厭奶期的表現
精神、活力皆正常,唯獨不愛喝奶此時的小寶寶活動量很正常,精神也很好,神情通常也很愉快,但好像不太會餓!在餵食的時候,有些寶寶一聞到奶味就皺眉,甚至把頭別開,就算把奶頭塞進他嘴裡,寶寶也總是很快就用舌頭將之頂出來,好像這食物很難吃的樣子。
1. 好奇寶寶階段這個階段的嬰兒,是標準的好奇寶寶,對周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因為分心,而無法專心喝奶。
2. 對食物喜新厭舊如果寶寶不是過敏兒,那麼在四個月之後就可開始吃副食品了。寶寶在吃了與牛奶不同的多樣化食物之後,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鍾情於「牛奶」這種單一口味的東西。
3. 成長速度趨緩此時的寶寶,其成長速度較趨緩和,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之前那麼大,因此不若新生兒時期愛吃。
4. 長牙的影響寶寶大約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因而特別愛咬東西,不喜歡吸吮,連帶也就不愛喝奶了。
厭奶期的因應對策
- Dec 10 Wed 2008 12:38
五個月寶寶要注意什麼 (轉載至ㄚ寶聚樂部)
妳可以支撐寶寶坐著,這樣寶寶很快就能學會不必撐著地板就能夠坐起來。一定要用紮實而柔軟的東西,例如半圓形的枕頭或靠枕把寶寶好好地支撐住,以免傾倒。寶寶開始煩躁或顯得疲累時,就讓寶寶恢復躺下的姿勢,別太過勉強了。
讓寶寶在不同的地方都有機會坐起來,寶寶坐起來所花的時間,對於寶寶的發育和維持平衡會有幫助,對身體發育也很重要。此外,坐起來所看見的新視野,對寶寶的認知發展也很好。起初,寶寶只能用背部往後拱、手臂往前以便支撐的「蛙式坐姿」坐幾分鐘。6、7個月大時,他的平衡感和力氣會逐漸增強,不久就能自己坐起來了。
妳有沒有注意到,寶寶聽見妳的聲音,會轉頭過來? 聽見新的聲響,寶寶也可能會好奇地凝視著,想知道聲音從哪裡傳來。寶寶甚至可能已經知道自己的名字。在妳說話的時候,寶寶可能會盯著妳的嘴,想模仿妳說話,所以儘量多說話,好讓寶寶跟著學。在妳忙著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寶寶會自己牙牙學語或咿咿呀呀地尖叫,好像對妳喊:「嘿!」
在辛苦地照顧寶寶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對妳關注的神情,真是讓人感到窩心。長期以來,好像都是妳單方面的付出,但現在妳和寶寶已經慢慢開始有了一些真正的互動,當妳越來越想丟開手邊的一切,直接趴在地上跟寶寶玩時,別驚訝,未來之間的樂趣,可不只如此呢!
- Dec 10 Wed 2008 12:37
寶寶自費及免費疫苗 (轉載至ㄚ寶聚樂部)
那些是免費、自費疫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表示,寶寶出生開始需接種的免費疫苗包括:
(1)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媽咪如果是B型肝炎e抗原陽性者,寶寶出生24小時內就要施打。
(2)B型肝炎疫苗:出生第2-5天打第一劑;出生1個月打第二劑;6個月打第3劑。
(3)卡介苗:出生滿1天後接種。
(4)小兒麻痺口服疫苗:出生2、4、6個月開始接種。
(5)三合一疫苗:含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出生第2、4、6個月開始接種。
(6)水痘疫苗:92年以後出生的寶寶滿1歲可免費接種。
(7)日本腦炎疫苗:1歲3個月打第一、二劑;2歲3個月打第三劑。
自費疫苗包括:
(1)三合一新型疫苗:將百日咳成份做些修正,以降低副作用,出生2、4、6個月開始接種。
(2)四合一疫苗:三合一疫苗加上b型嗜血桿菌疫苗,出生2、4、6個月開始接種。
(3)五合一疫苗:四合一疫苗加小兒麻痺注射疫苗,出生2、4、6個月開始接種,施打五合一疫苗的寶寶,後續的小兒麻痺口服疫苗依衛生署建議可再口服2劑。
(4)六合一疫苗:五合一疫苗加B型肝炎疫苗,接種六合一疫苗,可將出生1個月接種的B肝疫苗以及2個月要打的三合一疫苗,合併在6週時接種一劑六合一疫苗,後續的二至四劑接種時間分別在3個月、6個月及1歲6個月。
肺炎鏈球菌、輪狀病毒等新疫苗陸續上市
近年來醫界針對一些幼兒容易感染的疾病,陸續研發出新型疫苗,如目前仍須自費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分為23價與7價兩種,23價要在2歲後施打才會有效;7價則在出生2個月施打就可以有效果,吳宗儒醫師建議施打7價接合型疫苗,它包含幼兒臨床疾病中排名至少前五名的侵襲性菌種,效果可達到80-90%以上。經臨床研究顯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避免感染後發生嚴重侵襲性疾病(如腦膜炎、菌血症、肺炎等),對於較輕微疾病(如中耳炎)也有一半以上的保護作用。
輪狀病毒疫苗也是新上市的自費疫苗,其病毒株有兩種來源,成為現在上市的兩種疫苗:一種是人類輪狀病毒株(出生6~24週需口服完二劑,間隔至少一個月以上),另一種是牛的輪狀病毒的基因重組(出生6~32週需口服完三劑,第一劑需在出生3個月內使用),兩種疫苗的效果在九成以上的接種者體內可以產生足夠的抗體。國內每年因輪狀病毒所支出的醫療成本很高,因此,疫苗接種除了對個人有疾病的保護效果外,對國家也有經濟效益。
了解疾病嚴重性,再選擇自費疫苗
吳宗儒醫師指出,隨著醫療的進步,大家對寶寶健康照顧的期望越來越高,所以除了免費的常規疫苗之外,家長也會選擇接種自費疫苗,建議先對疾病的發生率、後遺症等等有正確了解,再依經濟狀況做選擇,此外,選擇新型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能夠降低公費疫苗的副作用以及減少挨針次數,也是家長選擇時的另一項考量。
疫苗不斷在研發改進,家長可以有越來越多的選擇,建議先對疾病有較多了解,並評估自己的經濟狀況,定期讓寶寶接種疫苗,就能得到很好的保護效果,減少疾病感染的機會。
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
每年皆須接種,但寶寶須滿6個月大,才可接種。
寶寶感染到流感,除了會有呼吸道症狀外,還會有腹瀉等胃腸疾病。流感疫苗是一種非活性疫苗,可以達到70~90%的保護效益。謝承霖主任強調,因為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隔一年以後就會明顯下降,而且每年的流行病毒株都可能不一樣,所以必須每年接種。
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us vaccine
注射方式眾多,主要分2歲以下及2歲以上,兩類注射劑型。
謝承霖主任表示,肺炎鏈球菌會潛伏在鼻腔當中,一旦免疫力下降,就有可能遭受病菌侵襲。尤其嬰幼兒容易引起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致命併發症。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保護嬰幼兒免於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如腦膜炎、菌血症等的侵入性肺炎鏈球菌疾病。
- Dec 09 Tue 2008 14:21
小瑾爬行記
- Oct 24 Fri 2008 16:39
醫院預防針之旅
- Sep 23 Tue 2008 11:14
可憐的小笨魚
怎麼一回事,怎麼call的那麼急?
電話接通後,話筒的另一邊傳來一陣抱怨聲~
我們家笨魚在抱怨他女兒做了一些好事
於是我大大的深呼吸一下
開始聽著笨魚訴說他女兒怎麼欺負他~
抱怨文開始:
我女兒半夜都會爬起來吵著喝奶~每次都不專心喝~喝都要喝很久~
- Sep 23 Tue 2008 10:38
小瑾回家記
- Sep 05 Fri 2008 17:08
月子中心的回憶(二)



